加水渾濁法辨別白酒是否為真的純糧酒靠譜嗎?
不靠譜, 1、大多數朋友認為優(yōu)質的酒水加水后會產生渾濁,而劣質酒水加水后不會產生渾濁,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2、就算是食用酒精酒通過一定的處理,也會使酒里加水變渾濁。 3、原因在于白酒發(fā)酵過程中由淀粉轉變成的香味成分在加水降度時,一些醇溶性的香味成分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從而產生變渾。 4、真正的好酒,是喝出來的。即使不會喝酒的人品上一口也非常舒服。而真正的品酒大師是不會以加水辨別法來鑒定酒質,他們都是通過一看,二品,三回味,觀看酒花,酒體,入口細細品鑒酒的變化,較后回味及空杯留香的長短。 5、所以說,“加水是否渾濁”不是檢驗酒質好壞的科學方法和判定真假白酒的標準。有些優(yōu)質高檔白酒加水也不會出現渾濁 6、也就是判別一個酒的好壞,不能因是否加水渾濁來判定,除了專業(yè)的調酒師鑒別外,還可以通過酒水鑒定部門通過專業(yè)儀器檢測,得出酒的檢測報告。
加水檢驗白酒是真的嗎?
檢驗50度以上的原漿酒還可以,低度酒現在各個酒廠都比較注意白酒冬季失光問題,經過精密處理,一些固態(tài)酒也不會出現加水失光現象。 而一些酒精勾兌酒如果添加某些香精也會出現失光現象,所以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種檢驗方法。。。
白酒加水失光是什么意思?
加水以后,酒度數降低了,酒里面的高級脂肪酸被分解出來了,產生了絮狀物,所以就渾濁了。 白酒低溫下變渾濁正是由于其中的高級不飽和酸以及酯類物質引起的,包括棕桐酸、油酸、亞油酸及其乙酯類物質。 這幾種高級脂肪酸乙酯均為不飽和脂肪酸乙酯,性質不穩(wěn)定,只溶于酒精,隨著溫度的降低溶解度也急劇降低,在低溫下引起渾濁,甚至在低溫環(huán)境下久置一段時間后,會凝聚產生白色絮狀沉淀物。 所以,白酒在低溫情況下出現渾濁或絮狀物是正常的現象,不用擔憂。 而且,在醬香型白酒國家標準(GB/T26760-2011)中也規(guī)定:當酒的溫度低于10度時,允許出現白色絮狀沉淀物質或失光。10度以上時應逐漸恢復正常。 另外,低溫下渾濁失光、有白色絮狀物析出也正是純糧酒的典型特征。